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实践中,江西省宜春市纪委监委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着力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办案质效,确保每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查办案件是最有力的监督。宜春市纪委监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指定管辖等方式,强力攻坚一批典型案件。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有力揭开水利、林业、消防、工程建设、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问题的“盖子”,推动反腐败向各领域拓展、向基层延伸。深化风腐同查同治,优化线索摸排、案件深挖、贯通联动、系统施治、组织保障等工作机制,既以案看风,又由风查腐,循线深挖双向突破,一体发现、一体查处、一体治理风腐问题。强化信息化应用、大数据赋能,聚焦乡村振兴、医保基金、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等领域建立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比对,精准筛查问题线索,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创新问题线索研判机制,通过召开案情分析会、积压问题线索调度会、重点领域问题线索办理推进会等方式,推动问题线索和典型案件快查快处,持续释放严的信号、巩固严的氛围。
树牢高质量办案理念,深化以评促改促治。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生命线”,集中体现着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宜春市纪委监委将案件质量评查作为规范监督执纪执法的有力抓手,加强案件质量全链条管控。细化案件质量评查标准,统筹市县审理人员力量,组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小组,通过日常评查、全面评查、专项评查,深入排查核查不深不透、定性不准、量纪不当等方面问题。坚持“一案一反馈、一案一整改”,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充分运用案件质量评查成果,聚焦评查发现的程序手续、事实证据、定性处理、法法衔接、处分执行等方面共性问题,着力推动对照查摆、整改提升。对照监察法及监察法实施条例,找准县(市、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不同办案需求,量身定制模拟案卷,统一常用文书模板,明晰案件线索办理流程和关键环节具体要求,推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坚持授权控权结合,持续规范权力运行。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深化源头治理,在抓好现有制度贯彻执行的同时,深入查找纪检监察权力运行的薄弱环节,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权力边界,规范执纪执法程序。加强对县级纪委监委办案工作领导,完善相关问题线索处置处理办法,细化需指定管辖或提级管辖的具体情形,防止问题线索处置延迟、敷衍处理。制定派驻机构履职负面清单,列明审批程序不到位、情况底数不清、跑风漏气等违规行为,为履职尽责划出“硬杠杠”。制定监督执纪执法违规行为处置工作措施,明确违规行为范畴、处置措施、处置程序等内容,压实各级监督管理责任,有效防范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廉洁风险。
聚焦能力素质提升,锻造过硬办案队伍。提升办案质效,离不开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宜春市纪委监委全面实施加强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深化改革增强组织功能、以选育管用建强干部队伍、以严管厚爱激发活力动力。深化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管高校派驻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人员、编制、资源向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倾斜。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分析研判,组织干部交流轮岗,加强监督执纪执法专业人才储备,分批次选派干部到一线磨砺,干部梯队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分层分类、因人施教,聚焦新进人员、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和乡镇纪委书记等不同对象特点,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辅导、业务测试等方式,有针对性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业务训练、提升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监督执纪执法、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大数据信息化等系统培训,强化以考促学,持续为纪检监察干部“充电蓄能”,补齐能力短板、提升纪法素养,努力锻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作者系江西省宜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