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获得者青浦区委巡察办综合科科长钱少华

87ee9546f998f212a0557b92e7087709_0_wx_fmt=jpeg.jpg

“从身披戎装到仗剑执纪,变的是岗位和职责,不变的是为党和人民守好‘阵地’的信念和担当。我愿在没有硝烟的纪检监察战线上勤于铸剑、敢于亮剑,冲锋在前,无所畏惧!”这是有着21年军龄的“老兵”钱少华,在2018年从武警上海总队转业到青浦区纪委监委时写下的话。

从人民军队转战到“纪律部队”,6年来,钱少华先后在审查调查、驻村帮扶、纪检宣传、区委巡察等多个岗位上历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不言苦、不言累、不言亏,用实际行动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诠释了革命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坚定信念。今年7月29日,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钱少华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扎根基层,当好乡村振兴“指导员”

2019年6月,根据市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从武警部队转业到青浦区纪委监委的钱少华,成为全市选派的首批“驻村指导员”之一,来到经济相对薄弱的朱家角镇周家港村开展驻村指导工作。

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600多个日日夜夜,他俯下身子、扎下根来,努力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把一件件解民忧、暖民心的惠民实事办好,用服务的“真心”换群众的“舒心”。

刚来周家港村没多久,钱少华就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的西片区由于“通路不通公交”,出行一直是个难题。“‘小公交’连着‘大民生’,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抓紧协调解决!”虽然时值盛夏,但为了让村民尽早坐上公交车,他顶着高温酷暑,骑着一辆二手电动车在烈日下勘探路面情况。为了使公交线路更贴合村民出行需求,他和村干部走家串户,向120余户村民征集建议,以群众意见为基础,研究如何合理设置公交站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划,2020年春节前夕,从周家港村始发的“朱家角6路”公交车正式开通,西片区的村民们从此有了自己家门口的公交。钱少华骑着“小电驴”走访村民、忙前忙后的形象,也深深印刻在群众的脑海里。大家笑称道:“这辆便民利民的‘朱家角6路’公交车,是钱指导员拿二手电动车换来的。”

面对周家港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钱少华敢于迎难而上。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与村民齐心协力,充分挖掘村庄的资源禀赋和潜在优势,就一定能破解制约发展的裉节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他与村干部紧紧抓住周家港村地理位置优越、水乡风貌秀美的独特优势,以此为发展“突破口”,积极奔走争取各方资源,带领村民共同打造了“美丽乡村研学基地”项目,帮助村民通过参与工程建设,租赁空房做民宿、农家乐等,在共建共享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放眼如今的周家港村,荒芜地变成了大草坪,闲置房变成了打卡点,垃圾场变成了休闲广场……这个沉寂多年的村庄已焕然新生,找到了一条“迭代升级”的乡村振兴之路。

勇挑重担,当好纪检监察“宣传员”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钱少华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驻村任务结束后,他回到青浦区纪委监委,从第四审查调查室转岗到宣传部。

从奋战近两年的乡村振兴战场,转战到纪检监察宣传战线,钱少华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深知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克服本领恐慌。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他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海绵汲水般认真学习纪检监察宣传业务知识。每天上班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市纪委监委网站,从领导讲话到重要新闻,从党纪法规再到典型报道,都一一认真学习。这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纪检监察工作推进到哪里,新闻宣传就应该跟进到哪里。”秉持这样的宣传理念,钱少华走到哪都是在认真听、认真记,遇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就及时跟进采访,做好宣传报道。凭着这样一股钻研劲儿,他很快便从纪检监察宣传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撰写的一系列新闻报道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媒体接连刊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

挑战新角色,钱少华敢闯敢试,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也从不畏惧,敢啃“硬骨头”。2021年7月,区纪委监委宣传部接到一项重要任务——青浦区监委将就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情况作一次重要的专项报告,需要宣传部着手起草报告材料。

面对这项重任,钱少华作为宣传部骨干,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起草报告材料的重担。那段时间,他白天马不停蹄地调研走访,深入陈云纪念馆、区基层廉政教育基地等宣教阵地,以及街镇纪委等基层单位,排摸了解全区廉政教育工作情况。到了夜晚,他顾不上休息,及时梳理调研情况,总结提炼全区廉政教育工作在机制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的特色亮点。最终,他如期向组织上交了一份详实的专项工作报告。

在此基础上,他积极推动前期调研成果转化为外宣工作成效,进一步深挖全区廉洁文化建设的鲜活经验,撰写专题报道并在《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作为纪检监察宣传干部,要学会做‘加法’,善于挖掘身边工作的宣传‘附加值’,才能使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不断充盈,多出精品佳作。”钱少华说。

善于斗争,当好巡察一线“战斗员”

时间见证成长,岁月续写忠诚。2022年6月至今,钱少华深耕在巡察监督一线,先后担任青浦区委第四巡察组干部、区委巡察办综合科科长。两年多来,他以实践为第一跑道,不断磨炼斗争本领,精进业务水平,成为巡察战线的一把“好手”。

“思维敏锐、逻辑缜密,善于从繁杂的材料线索中抽丝剥茧,找准查实问题。”这是区委巡察机构同事们对钱少华的评价。“火眼金睛”如何练成?这源于他务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他常说:“问题不会摆到面上等你发现,只有潜下心来,反反复复研究材料,一丝不苟比对求证,才能从混沌中找到问题所在。”

2023年4月,钱少华被抽调到市委巡视组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视。面对厚厚的核查材料,他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意志,与一份份材料“较起了真”,逐字逐句搜寻问题的蛛丝马迹。

在对某村的工程项目材料进行核查时,两份“时间倒置”的材料引起了钱少华的注意。经过反复比对,他发现该建设项目存在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问题。带着这一发现,钱少华对工程领域的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类似的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问题还有不少。于是他及时向巡视组领导汇报,将其作为突出共性问题写入巡视报告,督促被巡视单位开展集中治理、及时堵漏建制,确保以巡促改落到实处。

专项巡视要求高、任务重、强度大,巡视组内往往要打统仗,没有绝对固定的工作分工。钱少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承担了巡视组报告起草、日常工作调度等任务。两个月来,他连续作战,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同事们看在眼里,都关切地劝他别硬撑累坏了身体,但他总是坚持处理完工作才肯休息。他说:“巡视工作就像部队行军,不能因为一人掉队而耽误进度,必须日事日清。”

在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纪检监察事业这条长征路上,我将不改初心、不辱使命,一如既往保持‘尖兵’本色,不负这个时代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期望,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贡献力量。”钱少华坚定地说。(作者:王玮 马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