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探索“四责协同”机制 推动“两个责任”做细做实2017年6月22日 15:02
近年来,黄浦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市纪委关于做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抓实流程管理和过程监督,着力创新工作抓手,不断探索完善责任链条,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并逐步向基层延伸。
一是坚持以上率下,层层明责。区委坚持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各级党委、纪检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并作为一项常态长效制度性安排不断深化推进。区领导班子以上率下,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推动“两个责任”层层落实。区纪委主动协助区委,突出监督执纪专责,逐级施压、层层推进,以抓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重点,坚持上下联动,加强监督问责,不断推动责任落实落细。在区领导的示范引领下,今年全区81个部门(单位)、122位党政主要领导、67位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完成主体责任计划、责任项目清单报备和公示,基层党组织也参照进行了逐级明责,责任网络进一步健全。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履责。每年抓住1-2个重点、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以点带面推动责任落地。比如,针对前几年查处案件中反映出的一些领域“三资”管理失管失控风险隐患问题,连续三年列为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普查、严格落实整改、逐一检查验收。今年5月,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国资委等部门分别牵头制定了《黄浦区行政事业单位股票管理的办法》、《黄浦区其他财政性资金常态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的意见》、《黄浦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资源管理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区属企业房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五项制度,建立了全区办公用房管理平台、全区国资系统房产出租出借管理平台和全区财政性资金管理平台等三个区级管理平台,实现“三资”管理系统化、电子化、集成化管理,转入常态化监管。又如,区政府把公务卡使用管理列入2016年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内容,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现金支出网上全天候定时动态监管,严格现金使用审批制度,落实公务卡监督考核通报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现金支出,实现公务卡使用率达到全市各区前列,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是加强流程管理,跟踪督责。区委将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纳入区委巡察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严肃对待。制定“责任示意图”,明确各级党委要落实“听、研、查、谈、评”规定动作,即:党委(党组)定期听取、研究、检查领导班子成员责任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约谈,做到早提醒、早整改、早落实;年底,组织对责任项目清单开展自查、述责述廉及考评。
四是强化机制保障,考核问责。先后建立了“1+3”制度机制,即:《黄浦区做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关于对信访反映问题与领导干部开展“面对面”谈话的实施办法(试行)》、《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关于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约谈问责的办法(试行)》、《区纪委对区属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细则》等,将各部门、单位 “四责协同”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问题突出的部门、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强化问责倒逼,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不力,导致发生严重问题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十八大以来,区纪委约谈相关部门主要领导56人(次),对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导致所属单位发生违纪案件的9名领导干部进行追究问责,给予党纪处分。做到问责动真格,不断释放严、紧、硬的履责信号。
下一步,区纪委将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纪委工作报告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探索实践力度,围绕“有制度机制可依、有工作痕迹可循、有成果成效可考”,着力构建相互协作、运转高效的“四责协同”新局面。
来源: 黄浦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