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要观点 >>稿件

习近平总书记点题之后:上海一年“新作为”

2018-03-05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上海不断求解:“新作为”从何而来?“竞争力”何以增强?用什么赢得未来?

牢记新时代使命 追求卓越再出发

 

  一年前的2017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与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共商国是。

  这座始终承载着中央厚望和人民重托的城市,再一次被赋予新期待: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的同志们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

  这是中央对上海多年期许的概括深化,也是为上海未来划出的基本坐标。

  一年间,这座城市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回答——“新作为”从何而来?“竞争力”何以增强?用什么赢得未来?

  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近2万字的党代会报告,将“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推向前进”写在了最醒目的标题位置。

  回顾往昔,上海得出的第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谋划上海工作,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胸怀全局、着眼大局,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本市实际,坚决把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始终、落到实处。“要深刻认识上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和重要责任,我们抓发展、促改革、做一切事,只有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思考谋划,一切以大局为重,才能准确把握大势,创造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这是市党代会报告中的宣示,也是上海一直的遵循。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率全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宣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政治信念。

  这是上海的荣光,更是一种鞭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清楚自己的使命: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始终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新时代的上海,只争朝夕、不断求索。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路径日渐明晰。全力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这是上海迈向未来的愿景,亦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核心注脚。

  此前,上海市委提出,要在新的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重点是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并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个品牌,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承担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这一切,为的都是新征程上的“新作为”。奋发有为,才不负中央要求,不负人民重托,不负历史期许。

  而这一年的种种探索和努力,也都围绕“四个新作为”这四道大考题。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取得新作为——

  “自贸区速度”,改革开放再出发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要树立系统思想,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同时要强化区内改革同全市改革的联动、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要发挥先发优势,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要加强同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习近平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进入“3.0版”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是观察上海乃至全国的一个窗口。这是一颗特殊的种子。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就指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而从当年开始,连续四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都对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指示。

  自2013年9月揭牌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种子”在这块国家试验田里不断生长,面向太平洋、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浪潮铺展全国,影响世界。成立近5年,上海自贸区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新设企业5.2万家,超过自贸区成立前20多年的总和。最近五年,上海实际利用外资889.3亿美元,是上个五年的1.5倍,显然也受益于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

  但改革的期许总是步步攀升。从“1.0版”到“2.0版”再到如今的“3.0版”,从上海自贸区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愈多,人们的期待也就愈是加深:作为总书记眼中“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这里的制度体系同世界最高标准之间是否实现了“无缝衔接”?作为制度创新高地和政府改革先行区,这里的改革成果能不能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

  很多人把目光投向“速度”。这是衡量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推进的关键维度——不只看措施推出了多少,更要看改革对市场效率提升了几分。

  自贸区推行进口非特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让办理时间一下子从3—5个月缩短至5天——企业只需要先在网上提交电子材料,再把纸质版材料交到浦东市场监管局窗口报送备案后,就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备案凭证可以是一张纸,也可以是一个二维码,在货物进口的时候,企业甚至只要拿着二维码到口岸部门扫码,就能取得通关资质。“高速通道”实现了进口化妆品国内与国外基本同步上市,这在过去几乎难以想象。

  但对自贸区来说,这样的“难以想象”,又在情理之中——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自贸试验区一以贯之的改革任务;通过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代替繁琐的事前审批,由此提供优质营商环境,这是自贸区改革的初衷之一,也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百尺竿头,要更进一步,唯有自我加压。上海自贸区内,“升级版”以各种方式呈现:通关时间有望继续压缩——2018年实现海运进境平均通关时间2天,空运12小时,2020年分别压缩到24小时和6小时;“两个当场办结”将在2018年落地——企业变更当场办结、从名称库选名的企业注册当场办结,以免企业来回奔波空耗精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也将再提速——从取得土地到获批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带设计方案出让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不带设计方案的不超过48个工作日。

  而这样的自贸区速度,也不只是“自贸区的速度”。

  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上海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兴旺繁荣的城市,要怎么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答案很明确:唯有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在自贸区改革的牵引下,整座城市都试图以一种特殊的速度、气度、敏锐度,诠释“再出发”的决心、勇气和行动。

  2017年末的一场“超规格会议”,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市行动。相关方面很快推出实招:今年3月1日起,上海对社会投资项目不再“一刀切”;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证,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原先的105个工作日缩短到最多不超过48个、少则不超过15个工作日。优化现有审批流程后,企业可实现“一事不两跑、一事不两批”。

  与此同时,上海各个区也就营商环境优化、政府简政放权频出“大招”。许多人熟悉一个新词:“店小二”——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同时做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一条,正在各级政府部门形成共识。

  对上海而言,通过强有力甚至“革命性”的改革,突出制度供给,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而正在紧密筹备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亦被期待在传递扩大开放的强力信号的同时,释放深远的溢出效应。

  这一切,都与自贸区内的改革精神不无关联。而改革开放再出发,正需源源不断的新作为。

 

  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

  创新驱动,瞄准价值链最高端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习近平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戊戌年的这个春节,创业者杨志娟的团队有一半人自愿选择留沪“加班”。这支致力于高精度材料研发、已小有成就的创业团队始终有“被超越”的紧迫感。而她所驻扎的杨浦“复旦绿地科创中心”春节不打烊,让创新创业者安心“赶时间”。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都会点击“创新”两字,分量千钧。

  让创新之火烧得更旺,使上海真正成为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地方。按照总书记关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指示要求,上海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业已形成。

  强化创新驱动,被上海市委明确为2018年工作尤需突出的着力点。“什么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虽然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但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去年12月,市委主要领导在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学家座谈会上曾同与会科学家们有过一番深入交流。这三个方面,就是要有强大的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要有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要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就在年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的张江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围绕构建创新型开放型共享型实验室,提高集中度和显示度进行全面谋划部署。

  自去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张江实验室启动实质性建设,目前已在大科学设施群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合作网络构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而这,也是被视为科创中心重中之重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一招”。在这片集上海创新之大成的沃土上,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一项项世人瞩目原创成果正在涌现——

  上海光源“数十年磨一剑”,已成为国际上性能领先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有460家单位的2000多个研究组在此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科技大学超强激光光源联合实验室率先实现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并将目标锁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的10拍瓦级……

  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科创中心要谋求新作为、取得新进展,惟有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方能在全球格局中更好代表国家参与竞争合作。

  而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语境下,以创新为动力撬动产业发展,也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题中之义。

  去年,上海专门出台支持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50条”,特别强调产业升级中的创新含量。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核心,也正是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着力把“高端制造”做大做强。

  去年一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就在几天前,上海发出了全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上海车企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有望落地实践。这座城市已经意识到,对技术更迭、产业革新的趋势需要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并及时抓住各种窗口期、放大“头部效应”,不断用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根植于丰沃的土壤,成长于良好的生态。在上海的各个科创中心承载区,这一年来着重谋划和推进的,是如何提高创新浓度,形成创新的“场效应”。

  以一个个众创基地为载体,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良好服务,不断提高创新创业生态的便利性、宽容性、包容性,让创新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石。当今世界,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就能吸引来什么样的项目、汇聚什么样的资源。

  去年底,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他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这一年,类似的故事正在不断书写。

  从“人才20条”到升级版的“人才30条”,以及正在紧锣密鼓量身定制的人才高峰政策,上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从未淡化、愈加强烈。上海深知,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8年的上海两会上,这座城市向全球郑重表态,将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引才用才政策体系,尽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让各类人才融入上海、扎根上海。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这是上海未来的希望所在。

 

  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

  “绣花”功夫,彰显耐心细心卓越心

 

  “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要加快补好短板,聚焦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

  ——习近平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8年1月的最后一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

  这场高规格的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深化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的指示要求。

  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到,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绣花要得手绵巧,方寸乾坤看针法。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卓越心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正是上海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必须面对的一道城市治理新考题。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上海市民有切身体会,市领导在各个场合频频“抠”细节,比如架空线、空调外机、盲道设置,又比如早餐供应,“这些细节容易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不在视野范围,但又往往和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抠”细节的背后,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大会召开为强烈信号,上海正式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期间历经近一年的调查研究。

  根据行动计划,上海将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努力实现精细管理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一系列专项行动匹配推出。聚焦内环内重点区域、重要道路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周边区域,今年上海计划完成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让密如蛛网的架空线淡出中心城区。

  垃圾分类,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品质与形象。意识到“垃圾分类远比造几幢高楼重要得多”,上海去年先后制定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方案和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力争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能力大幅提升。今年开始,上海更是下决心,准备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垃圾综合治理问题。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管好城市,是时代潮流。在上海,“智慧社区”的概念正从纸面变为现实。可疑人员半天出入小区10余门洞,社区民警立即知晓,边联络各楼栋平安志愿者了解情况,边半途截住可疑人员。诈骗短信刚刚到达居民手机,民警立即电话追踪而来,提醒居民谨防诈骗。

  努力实现“神经元系统”全覆盖,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打破数据信息部门、行业壁垒,通过智能算法综合运用,实现各种问题、风险的及时智能化处置,上海不曾停下探索的步伐。

  这个春节,人们看到:无人机远程侦查取证,一批频繁转移窝点的“违法大巴”被一网打尽;城管执法人员“鸟枪换炮”,大数据预测违法行为高发时段和地点,实现执法效率最大化;客流眼系统实时监控园区人流变化,相应措施及时跟上,“人山人海”的景区“秩序良好”。

  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一座城市的温度,归根结底在于市民群众的感受度。以全市大调研为契机,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照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不足和差距,抓住关键细节和细微之处,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

  夯实基础,“抓少数”到“大多数”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部署。要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压实压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2017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打铁必须自身硬。上海深知,只有把党建设好,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幸福。要当好新时代的排头兵、先行者,既要在改革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走在前列。

  这一年间,上海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深入。种种实践,正清晰展现出上海全面从严治党的赓续与变化——从抓“关键少数”向城市基层延伸。

  从上海率先对拟提任市管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查核,对瞒报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或取消提任资格,到率先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并将这项制度纳入常态化管理,每年抽查核实。抓“关键少数”已经日常化、制度化。而今,引领“大多数”的工作正加紧实施。上海正以“一支部一方案”,将8万多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个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基层强基础,是一项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2017年10月30日下午,新任市委主要领导到沪后的首场调研,就去了上海基层党建的老典型——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市领导在调研时说,上海有非常好的经验和基础,要更好总结、完善、提升、推广。

  新时代抓基层强基础,亦是一个新课题。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的产业业态、新的组织形态、新的阶层群体不断涌现,一系列新变化对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提出新挑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规律、具有超大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上海正不断探索。

  去年7月18日至19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强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以此为契机,上海市委随后发布了涵盖城市基层党建20条具体内容的《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城市基层党建20条”,立足上海“勇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敢为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定位要求,着力回答新起点上为什么要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如何走出城市基层党建新路等问题,成为上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落实到城市基层,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重要载体。

  如今在上海,基层党组织有效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在近2000个商务楼宇、270个区级以上园区、120个重要商圈、155个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实现全覆盖。上海所有街道都建立了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延伸设立1万多个基层党建服务站点,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配套、服务便捷的党建服务网络。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市重新纳入组织管理的党员有1.8万余人。

  筑牢基层基础,上海社会动员能力空前提升。到今年春节,上海已经连续4个春节实现外环以内烟花爆竹基本“零燃放”,外环以外烟花爆竹燃放量明显减少。连续两年多时间,上海推进“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共拆除违法无证建筑超过1.3亿平方米。

  “关键是党组织在群众当中有基础、有影响,获得大多数人支持,大家以公共利益为重,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不少基层干部这样说。

  而对上海各级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的新课题,不断检验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

  2018年开年,一场全市范围的调查研究在上海铺开。新年第一天开始,上海各级领导干部纷纷率队深入基层一线聆听、探寻方方面面最真切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正式启动第一个月,上海1464个各级调研主体共走访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11.7万个(户),收到十大类问题4.1万个、意见建议1.4万个。

  上海市委反复强调,大调研不是简单完成走访任务,而要真正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真正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大调研的初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同样让党员干部们重温“初心”——两个多月来,他们愈加认识到“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也意识到不仅要把容易听到的呼声“听进去”,更要设法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关注那些连反映自己困难的能力都没有、连表达诉求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沉默的少数”……

  人们不断认识到,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以大调研推动大落实,需要用心用情、久久为功。

  这同样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深意。(记者 朱珉迕 谈燕 张骏)